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鉑金價格持續(xù)走低原因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guān)介紹鉑金價格持續(xù)走低原因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嗯,這次會大賣,因為外觀大部分都不錯,關(guān)鍵這次買一套就是兩個寶珠,而且新的武器裝扮帶孔,這又是一個提升點,關(guān)鍵又是買一套也能換個帶孔武器裝扮,這次策劃搞了兩個花籃,有個可以換自選白金紋章(3套才夠)這對萬年合不出自己想要的紋章很有吸引力,這次還有追憶天空,另外12強化,11增幅。所以只要還在玩的大概率會最低搞一套。我覺得會有一些回坑人員
講道理這次國慶禮包還真的可以了,比起之前各種沒大用的坑爹活動來說,這次禮包不僅時裝比之前好不少,而且提升也有一些,不需要的也可以完全不買,也沒有強制多買多送的這種提升,算是比較良心了。
不僅光環(huán),腰帶鞋子寶珠也可以買一套有兩個,時裝也可以買一套多一套可以分解的,當(dāng)然自己穿也很好,不論是5.1套還是夏日套,都不能與其相提并論。
當(dāng)然現(xiàn)在dnf面臨的問題也確實有點大,單一的玩法和快餐模式的游戲體驗讓游戲非常傷,大量玩家脫坑,有裝備的玩家隨便可以打副本也無所謂更多的提升,所以這種東西你懂的,買爆真不好說。
不過金幣價格急劇上升也說明了還在奮斗的大量玩家還是一樣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的,畢竟金幣到了現(xiàn)在這個程度,裝備附魔成型也基本沒有太多的用處了,換成點卷買點更高的禮包當(dāng)然很正常啦。
我是小樂境,一個準(zhǔn)備買他幾套快樂快樂的蛇皮玩家。求關(guān)注,求點贊哦。
謝謝邀請!
國慶禮包全面曝光
DNF國慶禮包,終于是揭開了神秘的面紗,1-50級的技能寶珠,武器光環(huán)可以鑲嵌徽章,7套可以追憶絕版天1,3,4,6套可以獲取12強化券/11增幅券......
拍賣金幣價格下降
消息一出,拍賣行的金幣寄售就大震動,但這個震動不是題主所說的游戲幣漲價,而是降價了!為什么會降價呢,歷年來的老規(guī)律,玩家開始在拍賣出售游戲幣,換代幣券了,金幣寄售的價格降幅達到了20%,這還是在消息剛剛放出的時候,后續(xù)隨著搬磚黨的加入,游戲幣還會持續(xù)走低。
9.24國慶禮包上線,又是買爆的節(jié)奏
秀兒預(yù)測,9.24禮包開啟,玩家們又會是真香模式,開服前一再承諾不買,開服后就是真香24套!
可鑲嵌徽章的武器裝扮,屬性提升的光環(huán),屬性史上最強的技能寶珠,追憶天空等都是這次禮包的亮點!
秀兒觀點:
一直以來決定不買的秀兒,現(xiàn)在也開始猶豫了,不買的話在細節(jié)上就會差人一大截,雖然目前可以打普雷,但是牌面低了??!或許,至少搞一套,把1-50的腰帶寶珠和武器裝扮入手吧!哎,策劃真夠?qū)I(yè)的,又開始圈錢了,而且還讓自己覺得賺大了!
我是玩家秀,關(guān)注DNF玩家秀,深淵閃光不停,打團金牌不斷。
中國基本不產(chǎn)金銀,所以一直用銅錢,用銀做主要流通貨幣是明朝開始的。哪有什么宋朝收入5000萬的說法?金銀主要是歐洲搶奪美洲,又用美洲的金銀購買明朝的工業(yè)品,奢侈品流入中國的。由于流入中國的白銀太多,導(dǎo)致中國通貨急劇膨脹,所以明朝實現(xiàn)海禁。
宋朝極度缺乏白銀,流通貨幣皆以銅錢、鐵錢。。。你有何史料證明宋朝歲入5000萬兩白銀?
元末明初,明朝在云南的銀礦一年只能產(chǎn)18萬兩;隆慶開海后,西班牙以菲律賓(呂宋島)為中心與我國開展海貿(mào)。西班牙從美洲大陸掠奪的白銀(超過一億公斤約合32億兩)大部分通過貿(mào)易順差進入我國,所以明朝中后期白銀成為了流通貨幣。
這個是兩個概念
舉個例子就清楚了,比如中國現(xiàn)在出口量大增,大量外匯流入中國,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好比明朝)
但大量外匯流入,并不等于政府就有大量的收入,也就是稅收收入。
民間有錢,和朝廷有錢是兩回事。
出口貿(mào)易額和稅收收入,并不是等同的一回事。
宋朝收入1億6000萬白銀,而明初只有250萬。
這句是常見錯誤,按前者說法,我能隨便舉大明歲入兩億七千萬的例子,還不是歲入年份最高的。而后者則由一個著名等式推導(dǎo)得來即:
大明財政收入=國庫收入=太倉庫收入≈兩百多萬兩<=五百多萬兩白銀
這個等式就是所謂“大明的國庫太倉庫,歲入兩百多萬,歲入最多的時候是在萬歷初年,也才五百多萬兩白銀,可見大明的財政收入最多不超過五百多萬兩白銀”。然而這個等式除了200小于500這個純數(shù)學(xué)式子是正確的,其他所有的等號都有問題。
宋明賦稅的對比,我在另一個問題下有過回答:宋朝和明朝的經(jīng)濟對比? - 曲筆的回答 - 知乎,我這里做點小補充。
上圖引用的《兩宋財政史》,它根據(jù)《長編》和《通考》詳細列出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朝的賦稅情況。這個圖在我另一個回答里也有,同時另一個回答還有一些其他年份的宋朝歲入表。
稅糧宋朝記錄有差異,《長編》是2171萬石,《通考》是3170.7萬石,我們按3000萬算。這樣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的歲入就是約八千萬貫石匹兩束...(單位太多了),看起來很嚇人啊,而實際上,其中最值錢的就三項:谷、錢、布絹綢,其他屬于可忽略項。
否則按這種混合統(tǒng)計法,我舉個大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的例子:
當(dāng)年稅糧共2775萬1789石6斗;布帛115萬1779疋,絹17萬8697疋3尺4寸5分,絲3萬6703斤7兩5錢,綿265萬2946斤5兩3錢,棉花13萬1200斤;草3984萬6900包束;戶口鈔8842萬6982貫;雜課鈔7392萬5019貫;金銀課共5萬3356兩;朱砂46斤8兩,水銀229斤;鹽課204萬9008引;未算鹽課及一些的雜類計276,293,829(+)貫石匹兩束。
我大明歲入兩億七千萬是不是很強,可惜我沒有圖,就不放那個我大明天下無敵的圖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的歲入,還是大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得歲入,我都是按各自的單位統(tǒng)計的。而糧食統(tǒng)計單位宋石只有明石的三分之二(這里是容積單位),那么3000萬宋石只能約合明石2000萬石;宋朝絲線和綿是按兩記錄的,而明朝是按斤記錄的,所以我最后把斤化為了兩,1斤16兩,宋一兩約合40克,明一兩約合36.9克。
其實大明的財政收入剛開始比宋朝前期是高不少的,但是宋朝中后期的鹽酒茶稅上來后,明朝收入就低于宋朝了,但差距也不大。收入低于宋朝的原因主要是明朝的賦稅長期不增長,反而有下降趨勢。明朝的財政收入從朱元璋到朱棣時期是有增長的,但從永樂后期開始就有下滑跡象,到了宣德改科之后基本是出于穩(wěn)定震蕩的,直到明末漲稅。
這里順便再簡單駁幾個歪理,先簡要說下前邊那個明朝財政收入<=500萬的等式。明代的國庫并不只有太倉庫(太倉庫還可分銀庫及糧庫,通常說的是銀庫),事實上光北京的庫所就可以數(shù)出幾十個,我只說下主要的外庫儲銀庫即戶部太倉銀庫,工部節(jié)慎庫,兵部太仆寺常盈庫,名義上隸屬于禮部的光祿寺銀庫,這些庫所是北京收銀貯銀重要地點,其中太倉銀庫是歲入白銀最高的。而即使是太倉庫,在明朝后期歲入也突破了千萬,最后幾年更是年年歲入兩千萬兩白銀以上。
第二個簡單說下明朝的所謂廣義商稅(明朝自己有個稅目就叫商稅,含義很狹隘,這里用廣義商稅,下面都用商稅代指)問題,一直有人說,明朝商稅稅率很低所以沒什么商業(yè)稅收。實際上明朝商稅種類不少,而且種類是有增長的;且稅率大多是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或者三十分之一之類的當(dāng)時的通行稅率,不存在說定低了。明朝收不上來稅純屬技術(shù)問題,或者用大白話叫自己作死。我舉個例子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當(dāng)年歲入米麥豆粟3227萬8983石;?絹布64萬6870疋;絲綿棉花絨漆礬鐵朱砂水銀諸物366萬5390斤;鈔405萬2764錠;白金2萬4740兩鹽115萬5600引...。
這里面廣義上的商稅大概是多少呢,可以認為就是鈔405萬2764錠這項,這項以當(dāng)時寶鈔兌白銀折銀大概是四百萬兩左右,這是明朝前期,商業(yè)還沒有恢復(fù),而且當(dāng)時的白銀很值錢。北宋是中國白銀產(chǎn)量最高的朝代,也是中國白銀存量較高的一個朝代,不過由于一系列原因,在宋末尤其是元朝中國有大量白銀外流,因此造成明初白銀價值居高不下,一兩白銀價值高的時候可以換四五明石米。所以可以看出,明初商稅并不低,那么為啥明初永樂及永樂之后商稅就走低了呢。原因不少,其中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寶鈔崩潰以及后續(xù)政府的財政操作混亂導(dǎo)致的。
總結(jié):明朝前期財政歲入明顯優(yōu)于宋朝前期,不過由于北宋后期財政的增長(考慮到有不少是過度收稅及通貨膨脹,如果減去這些不合理增長,增長幅度也不是特別大,畢竟是農(nóng)業(yè)社會),而明朝財政長期無增長甚至是下降,后期超過但也不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鉑金價格持續(xù)走低原因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鉑金價格持續(xù)走低原因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