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康熙大清銀價格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6個相關介紹康熙大清銀價格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們需要一個參照物,比如大米,布匹這些生活必需品,以此來換算。具史料得知,在康乾時期,一升大米的價格差不多10文錢,而1000文為一兩。而當時的一升大概重1.5斤。也就是說100兩銀子可以買到一萬五千斤的大米。而現(xiàn)在咱們市場上普通大米的市場價格一般是2塊,一萬五千斤大米也就是三萬塊。所以如此看來,古代一百兩銀子也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3萬塊。
康熙時100兩銀子大約相當于4-5萬元人民幣。
康熙在位的前四十年中,米價低廉,一石米值銅錢五六百文,按當時的比價,約合半兩銀子。至后二十年,米價暴漲至八九百文一石,折合銀價也升為一兩。清代一石米的重量,約為今天142市斤。按當下的普通米價每斤人民幣1.9元計算,一石米的價格約合269.8元。照此推算,康熙前四十年,一兩銀可買兩石米,折合人民幣近539元,100兩銀子也就是53900元人民幣。
不過至康熙后二十年,由于米價狂漲,貨幣貶值,一兩銀的實際價值已貶為400元左右,100兩相當于40000元。
到了晚晴,1兩白銀的價值持續(xù)走低約值200元左右。
康熙到乾隆年間,每升最優(yōu)質(zhì)的大米價格在10多文錢(1兩銀子等于1000文)。根據(jù)《清會典》記載,當時的1升相當于現(xiàn)在的1.5斤,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在康熙到乾隆年間能買150斤最優(yōu)質(zhì)的大米。
如果以現(xiàn)在每斤米3元人民幣計算的話,那康熙到乾隆年間的一兩銀子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450元。
750元。
康乾盛世期間,市面上一升優(yōu)質(zhì)大米的價格在10-15文錢,一兩銀子等于1000文錢,一升米等于1.5斤。
也就是說,清朝中期的一兩白銀可以購買150斤優(yōu)質(zhì)大米。買過糧油米面的朋友應該會了解,各地大型商超出售的東北優(yōu)質(zhì)五常大米,每斤價格約為5~5.5元一斤。
按照等量米價換算,一兩白銀折合750元人民幣左右。
各個時期銀子的購買力均不相同。
根據(jù)可信度較高的古代文獻記載中的當時物價推算,大致情況如下: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唐朝鼎盛時期:一兩銀子相當于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宋朝:1兩銀子相當于人民幣近924—1848元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間,每升最優(yōu)質(zhì)的大米價格在10余文(1兩銀子等于1000文)。據(jù)《清會典》記載計算,當時的1升相當于現(xiàn)在的1.5斤,也就是說,1兩銀子足以買150斤最優(yōu)質(zhì)的大米。
如果以現(xiàn)在每斤米3元人民幣計算的話,那康熙到乾隆年間的一兩銀子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450元。那么1.8萬兩銀子相當于現(xiàn)在810萬人民幣。
清朝康熙時代銀票一萬兩,無論怎么做都做不出來。因為那時候根本沒有銀票這種東西,一兩的銀票都沒有。
所謂的銀票,是清中期以后,為了大額貿(mào)易方便,也為了安全,商人自己不隨身攜帶大額銀兩,而是托付給錢莊,由錢莊運轉(zhuǎn)。商人到達目的地后,用簽訂的收據(jù)在當?shù)卦撳X莊的分號取出該筆銀兩,同時支付一定費用。
這個收據(jù)就是所謂的銀票,它當時正式名稱叫“寶鈔”,在清末逐漸叫成了銀票。
寶鈔的功能只是一種代管的信用合約,在銀主取回銀兩后,約定既解除。它沒有購物功能,不能當做實際貨幣使用。
寶鈔面額不定,可大可小,端看當初寄存銀兩的數(shù)目。我看過的幾筆晚清留下的寶鈔,面額都是一兩幾錢或者不到一兩的,沒見過大額,也沒聽說一萬兩銀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康熙大清銀價格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康熙大清銀價格的6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