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北宋時期金銀價格比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北宋時期金銀價格比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漢代金銀比價大約是1:5(黃金一斤值錢一萬,銀八兩值錢一千)。唐宋佛教大盛,黃金多用于造像,金價昂貴,宋朝時黃金五十兩值銀八百兩,則金銀比價約為1:16。
元朝因西域流通銀幣,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銀價亦上漲,金銀比價大約為1:10。明朝初年官定金銀比價是1:4,實際在1:4到1:7.5之間,萬歷中葉金價七八換(一兩赤金換七八兩足銀),但隨著日本和美洲白銀的流入,到崇禎年間金銀比價已經(jīng)高達十三換(1:13)。
清朝康熙至嘉慶年間,金銀比價在1:15上下波動,康熙二十六年為1:14.92,嘉慶十七年為1:16.11。道光、咸豐年間接近1:15.5。
隨著19世紀70年代西方列強紛紛實行金本位,國際金銀貿(mào)易出現(xiàn)金價上漲、銀價下跌的情況,并影響到中國。光緒五年(1879)中國金銀比價首次超過1:18(1:18.3999,為全年均價,當年最高比價達到了1:19.0504)。光緒十二年(1886)突破1:20(1:20.6996)。1894年為1:32.5873,翌年為1:31.6308。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貴金屬價格是持續(xù)降低的。
古代不同時期,一兩銀子的額價格也發(fā)生著變化。唐朝,一石米能賣50文錢,而一石呢是118斤,一兩是1000文錢,所以,一兩銀子就相當于現(xiàn)在5900元左右的購買力。宋代,一兩銀子只能買到4-8石的大米,這個時候的一兩銀子約等于現(xiàn)在1300元左右。明朝,一兩銀子只能約合人民幣950元左右。清朝,一兩銀子能夠兌換1000文銅錢,一旦米需要600文~700文錢,按照現(xiàn)在的米價3塊錢一斤,一旦米需要510塊錢,也就是說一兩銀子約合人民幣800元左右。宋代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的貨幣,金銀是不做為貨幣使用的。
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會用一個假設:一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文銅錢?!对里w新傳》中曾經(jīng)提到朝廷在給岳飛的省札中有:“支付*萬石米,四十萬貫錢,以做軍需。四十萬貫錢以十萬兩銀和五千兩金折支,當時金銀尚為做為獨立的貨幣使用。”從而可見南宋40萬貫銅錢,相當與10萬兩銀子和5000兩金子,基本在數(shù)量級上符合上面這個假設。
宋代一貫錢合今天多少人民幣?有以下幾種算法:
黃金基準國際牌價:金價基本在400美圓一盎司左右,一盎司為28.3克。宋制一市斤為640克,一市斤有16兩,所以宋代的一亮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宋代一兩黃金相當與565美圓,以今天美圓對人民幣8.23元來算,相當于4650元。根據(jù)假設一兩黃金為10兩銀既10貫錢,宋代一貫銅錢相當于465元。
白銀基準國際牌價:銀價基本上在6美圓一盎司周圍波動。同金價的換算相仿,一兩銀子也就是一棺銅錢,相當于70元人民幣。
米價基準:宋代一市斤是640克,宋代一石合92.5宋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間大約每石一貫左右,如果按現(xiàn)在大米價格每公斤2.5元來計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一貫銅錢合148元人民幣。
由于我國不是主要產(chǎn)銀國,而且工業(yè)化后提煉銀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銀子的價值肯定大幅度高于現(xiàn)在的價值,顯然以今天的銀價做為參照體系是不合理的。這從今天銀價6美圓,一盎司金價400美圓就能看出,今天的一兩黃金能換66兩銀子,而我們假設的古代金銀兌換率是1:10。而黃金的產(chǎn)量穩(wěn)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國做為重要硬通貨儲備,所以用黃金做為基準比較合理。此外,雖然現(xiàn)代的糧食產(chǎn)量大為提高,但是今天消費糧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北宋大約不到5000萬人口,而今天中國大約已經(jīng)有13億多人口。民以食為天,糧價應該還是應該很重要的基準。
因此就取了金價基準的465元和米價基準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歸整去掉零頭,將一貫銅錢定為300元人民幣。因此我們有下列基本換算:
1兩金=3000元人民幣;
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北宋時期金銀價格比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北宋時期金銀價格比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